三峡原文及赏析(三峡原文及赏析)

访客 诗词范文 2024-11-25 19:29:28

三峡原文及赏析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峡原文及赏析相关内容。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确实。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cháng):衣服。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换岗申请书模板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扩展:

郦道元(466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

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受到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遭到免职。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执法严峻,颇有威名,招致一些宗室怨恨。

孝昌三年(527年),镇守雍州的齐王萧宝夤出现反状,拜关右慰劳大使,负责监管萧宝夤,遭到杀害。武泰初年,获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均已失传。

人物生平

工作小结发言

少年经历

郦道元少年时期,与母亲跟随时任青州刺史的父亲郦范居住青州。他随父游历,得以观察各地山川风物,也因之激发了其对于大好河山的热爱。

步入仕途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年),郦范去世,郦道元承袭永宁侯爵位,依照降等承袭的惯例袭伯爵。

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任命郦道元为尚书郎。

太和十八年(494年),跟随孝文帝出巡北方。御史中尉李彪认为道元执法公正严明,向朝廷推荐他,郦道元自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李彪被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郦道元也被免职。

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郦道元被下放为冀州镇东府长史。郦道元在那里为官三年,为政严酷,人们非常敬畏他,以至于奸人盗贼纷纷逃往他乡,冀州境内大治。后来郦道元又担任鲁阳郡太守,上表朝廷建立学校,推崇教育,教化乡民。朝廷下诏说:“鲁阳原本是南部边境的地区,没有设立过学校。现在可以在那里设立学校,使鲁阳像西汉文翁办学那样成为有文化教养的地区。”郦道元在鲁阳郡的时候,山寇佩服他的威名,不敢违法。

延昌年间(512年-515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期间保持和在冀州一样的严猛为政的作风。当地百姓到朝廷向宣武帝告状,告郦道元苛刻严峻,请求前任刺史寇祖礼回来复任。等到寇祖礼回来,并派遣戍边士兵七十名送郦道元回京时,两人都因为犯事被罢官。

罢官期间,郦道元开始着手为《水经》注疏事宜。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起复,郦道元担任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阳。

边塞行军

参见:六镇起义、裴邃攻魏之战

北魏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之前受到重视的北方边陲六镇军民的地位逐步下降,引起不满。正光四年(523年),六镇部分地区爆发起义。魏军和起义军相持不下。正光五年(524年)八月,孝明帝决定采用怀柔政策,把沃野镇、怀朔镇、薄骨律、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御夷镇等地都升级为州,名称沿用。令郦道元为持节兼黄门侍郎,急速前往北方各镇,与大都督李崇筹划整编官吏,筹备军粮,裁剪机构事宜。但不久以后,各镇尽数反叛,裁减之事没有结果,便返回了。

九月,梁朝派遣裴邃等攻打寿阳,裴邃夜袭得胜,攻克外城,随后因援助不力而撤退,另派别将攻击淮阳。朝廷一面授郦道元为大军行台、持节兼侍中,依照仆射李平的先例行事,与都督、河间王元琛救援寿阳,一面派安乐王元鉴救援淮阳。同月,元琛、郦道元军到达涡阳,解除涡阳之围。

孝昌元年(525年)正月,裴邃攻占了新蔡郡,慑于裴邃的威名,元琛、郦道元军驻扎在城父,数月不前进。

同月,刺史元法僧在彭城反叛,朝廷派遣郦道元等率军讨伐,多有斩获。而后元鉴讨伐,先胜后败,但元法僧自认为无法长久,所以向梁武帝请降,请求南下。

结怨豪强

孝昌二年(526年),郦道元被授任安南将军兼御史中尉。郦道元执政平素严厉,不避豪强和皇族,使得他们的声望受损,因此郦道元颇遭权贵忌恨。但郦道元是朝廷命官,他们难以报复。

宗室元徽诬陷叔父元渊,郦道元力陈事实真相,元渊得以昭雪。元徽因此忌恨郦道元。司州牧、汝南王元悦非常宠爱侍从丘念,在选任州官时,大多听取他的意见。丘念也经常藏在元悦的宅邸中,郦道元不便闯进汝南王家中去捉拿此人。有一次丘念返回家中,郦道元秘密查访得知此事,逮捕了丘念,并将其关进监狱。元悦上奏胡太后,请保全丘念之身,胡太后便诏令赦免丘念。郦道元抢在命令下达之前就把丘念处死,并用此事检举元悦的不法行径。元悦从此怀恨在心。

不屈而死

孝昌三年(527年),齐王、雍州刺史萧宝夤图谋反叛的行迹日益明显,为了安定长安地区,孝明帝与众大臣商议,决定派一名得力的大臣前往长安巡视安抚,并探明萧宝夤的虚实。城阳王元徽等平素忌恨郦道元,便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暗示朝廷且竭力怂恿胡太后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去监视萧宝夤。萧宝夤顾虑到郦道元可能对自己不利,就派遣部下郭子恢在阴盘驿亭围住郦道元。

亭在冈下,并有井水,而山冈上没有水源,郦道元指挥人员掘井十多丈,都没有发现水源。因为极度缺水,郦道元等人无力抵抗,于是被跳墙而入叛军杀害,享年约五十九岁。郦道元死前怒目而视,大声斥责叛军。他的弟弟郦道峻、郦道博,长子郦伯友、次子郦仲友也被杀害。同年十月,萧宝夤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动叛乱。

武泰元年(528年)春,魏军收复长安,郦道元归葬洛阳。后被朝廷追封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三子郦孝友承袭爵位。

主要影响

政治

郦道元终身仕于北魏,为官期间严猛以治,不避权贵:

延昌四年(515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之时,遇到宣武帝去世,胡太后临朝的变故,国势每况愈下。但他却不顾时势艰危和个人得失,采用“威猛为治”的方法,不因权势而改变规章制度,使蛮夷服其威名,不敢为寇。他同时又建立庠序,树立向学风气,意图从文化上改变鲁阳这个落后地区的面貌。

司州牧、汝南王元悦嬖幸小人丘念,作恶多端,郦道元将丘念入狱。不惧胡太后的权威,抢先处决丘念,并揭发汝南王的奸恶而加以弹劾,可谓刚正勇敢。

军事

孝昌年间,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反叛。郦道元受朝廷的派遣,指挥了这次平叛的军事行动。军队到达涡阳后,叛军战败撤退。郦道元追逐讨伐,多有斩杀俘获。

此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了历史上各地发生的大小战役战斗不下三百次,而且对作战双方不容忽视的地理条件,如山岳、关隘、河川、渡口、桥梁、仓储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后人评其“开兵要地理之先河”。专家指出,地理诸因素中,山和水是冷兵器时代影响战争胜负的两个最重要的地形条件,尤其是山地中的隘口更往往是必争之地,《水经注》重点记载了各地的重要关隘一百四十多处,为唐以后的地理志书所效仿。并且明确提出了“关依人而固”的军事观点,堪称精辟。

三峡全文及赏析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